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古代礼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从阶级阶层的划分到冠礼、婚姻等重要仪式,这些礼俗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结构与价值观,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5月8日,一场关于中国古代礼俗的讲座在博雅书院社区302室成功举办,讲座由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鲁思元主讲,吸引了众多感兴趣的同学参与。

讲座伊始,鲁思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礼俗的定义,指出礼俗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这一观点为理解古代礼俗提供了宏观的视角。随后,讲座聚焦古代的阶级与阶层划分,从商代的兄终弟及到周代的嫡长子继承,从诸侯、卿大夫到士、庶人,再到处于社会底层的奴隶。鲁思元通过丰富的史料,清晰地勾勒出了古代社会的层级结构。其中,士阶层的转变尤为引人注目,从春秋以前的武士到春秋以后注重个人尊严的知识分子,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的演进,也体现了文化的进步。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通过对古代礼俗的深入解读,同学们仿佛穿越了千年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生活与价值观。这些礼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至今仍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与思想,让人们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不忘回望历史,传承与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古代礼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摄影:朱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