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业指导 > 正文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预防招聘诈骗十类骗局

作者:许昌学院就业信息网    时间:2022-03-25    点击数:

目前,国际上疫情还在蔓延,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导致出现的后果之一就是社会上就业岗位减少,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远远大于往年。鉴于此,各位毕业生同学应当高度重视,提前做好毕业、求职、升学的各项准备。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的紧迫感,积极求职,努力升学,不要踯躅观望,错失良机。

但也请同学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学会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要陷入招聘陷阱当中。

以下是近年来招聘诈骗的十种常见骗局,望请悉知。

1.虚假招聘

一些公司打着招聘营销助理若干名的旗号,于是不少毕业生前去报名,结果就是招营销员。有些招聘单位在招聘广告上把职位写成是“市场总监”、“保险事业部经理”,结果到了岗位,应聘者却发现其实是去做“业务员”、“保险代理员”等。

2.“非法中介招聘”,“皮包公司”骗局

一些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3.培训费骗局

有些机构和用人单位打着“先培训后就业”的旗号,谎称可以让求职者实现“稳定就业”,但真实目的是要赚“培训费”。而所谓的培训只是走过场。例如,市场上有许多天价培训机构就通过借用“XX学院”的名称招兵买马,吹嘘自己能安排就业或保证介绍就业。

4.押金骗局

这类骗局通常在招工广告上称有文秘、打印、公关等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学生只需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即可上班。学生付钱以后,招聘单位要学生听候消息,接下来便石沉大海。

5.直销、传销骗局

学生到公司后被连哄带骗地先买下一些货品,然后公司再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并用高回扣作诱饵。

6.“网络虚拟招聘”骗局

犯罪分子通过邮箱,微信、微博、短信、网站、qq、论坛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编织各种美丽的招聘陷阱;通过网络联系、电话联系、即可招录,然后收取报名费、体检费、购买复杂资料费等名义诈骗钱财。

7.“张贴招聘小广告”诈骗

一些中介部门在学校招公区域等人流较多的场所张贴“无需工作经验”、“高薪聘用”等极具诱惑的招聘启事,引人上钩。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宣传的职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合适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真实目的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后,携款潜逃。

8.“以内部关系安排工作”诈骗

诈骗分子吹嘘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以通过“关系”帮事主找到“好”工作,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但是当事主交钱后,骗子要么逃之夭夭不见踪迹,要么好工作遥遥无期。

9.临时租用办公场所办公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旗号冒名顶替其他上市公司的名义进行招聘,在人员流动量大的热闹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大张旗鼓进行招聘,在骗得多人上当交纳一定的报名费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

10.警惕试用期式骗局

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就是,试用期的时候工资很低,让一些新人根本就熬不过试用期,然后辞职之后再同样的方式招人,周而复始,降低成本。另外一种手段就是非法延长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再次提醒各位毕业生国家明确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报名费、抵押金、保证金等费用,如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收取各种费用,求职毕业生就要勇于说“不”

(转自许昌学院就业信息网)